Leon Lee's profile

交互体验笔记 07

交互体验笔 07
2021 第 12 周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
01 生活的智能 
爱奇艺
不再遮挡人脸的弹幕
前段时间我发现 B 站的弹幕会识别视频中的人脸,并实时对弹幕加蒙版,实现不遮挡人脸的效果。这当中的技术核心当然是人脸识别,实现效果也非常不错,用户非常喜欢,所以到现在看到其他流媒体服务商,比如爱奇艺(仅限移动端 app),也都跟进了。​​​​​​​
iOS
Siri 应用建议
通过分析用户使用手机的习惯,Siri 会学到用户每天的生活作息时间表,比如下班的时候,Siri 会建议高德地图,到饭点的时候建议懒饭(平时都是我自己做饭),消遣的时候建议网易云音乐,睡前建议微信读书。总之,用得越多,建议越精准。就我个人使用 iOS 的体验来说,Siri 的建议基本符合需求。​​​​​​​
智能家居自动化
iOS 里有一个 app 叫 Home,支持在手机上控制家中联网的设备,比如电灯、音箱。既然是在手机上控制,那么控制的手段就比较多样,一方面是传统点按操作,一方面是 Siri 语音,如果家里还有其他 Apple 设备,比如 Apple TV、HomePod 或者 iPad,甚至可以实现自动化。我最喜欢的自动化是“到家自动开灯并播放音乐”,回到家灯就已经为我点亮,就好像在我经历了一天的辛苦工作之后迎接我回家,让人内心温暖。​​​​​​​
AirPods 自动切换设备
如果你也用过苹果硬件生态组合,比如 iPhone + AirPods + MacBook,你应该体会过 AirPods 在手机和电脑之间无缝切换的爽快:只需要在设备上选择你的 AirPods 即可。前段时间苹果更新了 macOS 和 iOS,实现了更加完美的智能切换体验:连选择 AirPods 的动作都被省掉了。拿起手机,耳机主动连接手机;点击播放,手机里的音乐就会从耳机里飘出来。整个过程非常顺畅,是我用过的最无缝的设备切换体验。
抖音
去年过年在家体验抖音的时候,我发布了第一条短视频。编辑视频的时候我发现,抖音通过识别内容,为帮助用户创作好玩有趣的视频花了很多心思。
拍摄
App 会通过识别拍摄对象来推荐道具,比如拍人脸,就推荐眼镜、帽子之类的滤镜,备选的配乐也都是“好看”、“可爱”这类的。如果是拍食物,就会出现美食相关的贴纸、音乐、特效。
文本朗读
这应该是我在抖音 app 里发现的最惊艳的功能。输入任意一段文字,选择“文本朗读”,等待几秒钟,然后就能听到流畅自然的甜美女声。这时候我才意识到,原来中文语音合成技术已经这么成熟了(不知道自家研发还是用的别家)。然后我又想到,那为什么现在的语音智能助理听起来还是一股子合成音的味道?
发布
发布之前需要为视频配文打标签,app 在这里会列出一些相关标签备选。这里也是因为 app 识别出了视频内容,然后根据内容匹配相关标签。
日常生活里这样的智能越来越常见,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,这些进步大大提高了生活品质或者生产效率。然而复杂度并没有消失,只是转移到了我们看不见的地方。人机接口越简单,其中的技术复杂度就越高,而技术进步的背后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驱动力在推动。显然这种进步不会停止,未来的人类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吧。
02 Kindle app
原本因为在 Kindle 阅读器上管理书籍不太方便,就想着用移动端 app 应该更快捷,结果发现 Kindle 是我用过的最难用的阅读类 app。
消失的“删除”
只选中书籍 A,“更多”里有“删除”。同时选中书籍 A 和 B,“更多”里的“删除”就消失了。​​​​​​​
“删除” icon
同一个界面下还存在另一个“删除”,不过是以“垃圾桶”图标的形式存在。而且这个图标的出现很诡异,选择 A 就出现,选择 B 就消失,让人捉摸不透。所以这里的“删除”图标跟上面的“删除”是同一个东西吗? 为什么不同的选择会触发不同的交互?
反复尝试操作之后,终于搞明白了它的逻辑,有点混乱,得慢慢说。
首先交代一下背景:书籍封面右下角有个勾,意思是已经下载到本地;有个叉则表示正在下载。点叉可以中止下载。可以删除已经下载到本地的书籍。
在交互逻辑上,Kindle 对样章(也就是试读章节)和已购书籍做了区别对待。看脑图。

举个例子。 A 是样章,B 是已购书籍,A 和 B 都还没下载到本地。
先说 A,因为本地还没有 A,所以有“下载”选项,同时还可以删除 A,删除 A 的时候会提示“从所有设备上删除”。再说 B,B 这时候只有“下载”选项。
现在假设本地已经有了 A 和 B。
这时候 A 只有“删除”选项,删除的时候要选择“仅本地删除”还是“在所有设备上删除”。这时候 B 也只有“删除”选项,但是删除 B 的时候没有任何提示,直接本地删除。
虽然上面的逻辑看起来没什么问题,但实际上用户对书籍是样章还是已购的感知并不强烈,他们只会把两者都看作书籍,一个买了,一个没买而已。所以同样的操作触发的后果不一致,就会让用户产生困惑。
尝试修剪一下交互逻辑:移除样章的“未下载-删除”和“已下载-所有设备”,得到了更简单的逻辑。看脑图。

新逻辑当然也有没能满足需求的地方,比如删除样章,相比之下,新版不能同时“从所有设备上删除”。不过因为在其他设备(比如 Kindle 阅读器)上删除书籍的操作成本很低,所以这个问题不大。如果一定得有,那么就在删除的时候给个复选框“同时从其他设备删除”,默认不勾选,减少操作成本的同时,提供操作空间。
另外 app 还有很多交互细节问题:
1. 模态窗口的“确认”和“取消”位置跟 Android 系统定义不一致,控件样式也是自定义的;
2. 勾和叉样式一致,但是交互不同,点叉可以中止下载,点勾没任何效果,而且那个勾看着很像复选框。
3. 按钮标签不一致,App 里是“删除”,阅读器里是“从图书馆中移除”。跟上面的问题一样,这种不一致会让人以为,两者的功能是不一样的。
虽然问题都比较小,但就是让人用着难受。
Kindle app 是 Amazon 这种体量的企业做出来的产品,跟上回我吐槽过的 Bēhance 一样,很难用,不接地气,不符合普通用户的使用习惯。相比之下,国内的同类软件,比如微信读书、多看读书,不管是视觉还是交互,都友好得多,难道这也是因为文化差异?恐怕不是。大概只是因为没(bù)用(xiǎng)心(huā)做(qián)而已。
说到这里,前几天发生了一件事。那天有个产品设计师指着我上回吐槽 Bēhance 的文章问我,你觉得为什么他们没有把题注作为图像名称显示出来?我这才意识到之前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。我稍微想了一下说,可能是因为付出的成本大于获得的收益。他追问,成本和收益怎么定量?到这里,我真的被问倒了。事后想想,成本和收益如何定量,作为 UI 设计师,我试图给出一个符合对方知识体系的答案,确实有点献媚的意思。应该大胆地告诉他:可能单纯是 Bēhance 的产品设计师没有想到这个细节,毕竟把图片的题注显示出来也就一行代码的工作量,谈不上什么成本,收益却是可见的。总之,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:学交互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,多问“为什么”。
给自己加油。
交互体验笔记 07
Published:

交互体验笔记 07

Published:

Tools